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STEM

STEM教育一詞源自英語,意指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類學科的首字母縮略字。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9 | 李芯

教育部開「新型專班」盼國際生留台,計畫成敗兩大關鍵:企業態度、大專校院教學量能

有大專校院招生單位認為,教育部國際生留才計畫能否順利執行的關鍵在於企業的態度,雖然有規劃讓企業到海外基地參與招生,但這就代表著企業要在比較不確定的情況下就拿錢出來獎助學生。

2023/09/07 | 李芯

5年52億元拚STEM重點領域國際生留台,學生享學費全免、每月1萬助學金

這項計畫會由國發基金的「產學獎助金」提供國際生的學雜費、來台機票錢,以及包含簽證、體檢在內的行政費用,企業則提供學生每個月至少1萬元的助學金,讓國際生放心就學,畢業後留台2年,同時因應國內產業人才需求。

2023/04/23 | 今周刊

半導體人才戰:理工人才爭奪戰從高中就開打,為何台積電鎖定全台12所女中?

科技業向來是陽盛陰衰,但愈來愈多調查顯示,下一個亟待好好培養、潛力可期的科技業人才來源,就是女性,全台科技業也開始積極尋找女性工程師人才,台積電甚至打造了「半導體雲端學院」,搶人作戰高中就開始......

2022/08/16 | 《科學月刊》

STEM女性先驅:英國詩人拜倫之女勒芙蕾絲,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

這個當今充滿男性工作者且極具商業價值與發展潛能的產業,最初可說是出自於一位女性之手,也就是前面出現過的勒芙蕾絲,因為在科技史上,勒芙蕾絲常被視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程式設計師。

2021/12/21 | 關鍵特務

明年還想來!台灣年輕學子結合科技及創意,一同「Solve for Tomorrow」

台灣三星第二屆Solve for Tomorrow競賽,獲獎隊伍運用創新思維洞察問題,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決方案,展現年輕世代的熱情與破框。

2021/05/17 | 精選書摘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前言:我在初版60年後重讀本書,仍舊懾服於鄂蘭的先見之明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

2020/06/26 | 精選書摘

《數學之前人人平等》:為什麼醫師們有時會高估癌症檢測陽性結果,與罹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工作上需要用到數字的醫生和政治家在內,許多人對於數字都有先知先覺般的無力感。因為有這麼多人在學校裡有學數學的困難,我們易受騙於涉及錯誤數學的論證主張。同時,我們通常不願、或是無法做簡單的計算,或是用基礎的邏輯來分析涉及數字的主張。

2019/07/30 | 精選書摘

《勇敢不完美》:完美或是潰敗——女孩比男孩更容易產生「定型心態」

要知道,對女孩而言重要的是,沒能拿到大家公認的A+好成績,對她們來說就是失敗。這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妳不是很棒就是糟透了。對她們而言,失敗不只是苦痛,那是猛烈、毀滅性,且要不計任何代價避免的事情。

2019/03/04 | TIME

想在「STEM產業」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有多困難?

研究發現,將近半數的新手媽媽,及四分之一的新手爸爸在領養或生了孩子之後,選擇離開原先的全職STEM工作,直到孩子開始上學,才重返職場。

2018/11/03 | TIME

一名13歲青少年的創新演算法,可能改變胰臟癌治療方式

「在放射治療中,放射線用於殺死腫瘤細胞,我的工具可以在自身掃描時追蹤胰臟,」詹恩解釋道。「當輻射到達時,它會準確有效地擊中胰臟,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治療腫瘤。」

2018/09/07 | 史丹福

以拿破崙命名的數學定理

拿破崙非常熱愛學習數學及科學知識,甚至有一條數學定理以他來命名。

2018/09/05 | 史丹福

以拿破崙命名的數學定理

拿破崙非常熱愛學習數學及科學知識,甚至有一條數學定理以他來命名。

2017/11/13 | 孫憶明 (Jim)

再談資訊(程式)教育,三個成功施行的重要關鍵

隨著108課綱將資訊教育(程式設計)作為高中及國中的必修科目,我們有那些在實施上需要特別注意,或是可以參考國外經驗的地方,才不至於流於盲從潮流,浪費寶貴的教育資源,甚至錯誤地培育應該要有更強競爭力的下一代?

2017/08/11 | Everest.議事之峰

【微觀美國】從Google解僱風波看美國男女問題(上)

最近,Google 工程師因性別歧視言論而被解僱一事鬧得沸沸噹噹。到底有什麼社會因素,令美國創科界陽盛陰衰呢?

2017/08/11 | Everest.議事之峰

【微觀美國】從Google解僱風波看美國男女問題(上)

最近,Google 工程師因性別歧視言論而被解僱一事鬧得沸沸噹噹。到底有什麼社會因素,令美國創科界陽盛陰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