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
到底佛洛伊德在說些什麼?精神分析學入門簡介
在現代心理學界,佛洛伊德的理論,有不少人認為佛洛伊德的理論不科學,主要原因是精神分析學牌的論述手法會任意修補(arbitrarily patch)自己的理論,以配合觀察結果。
2019/06/19 |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荒謬的夢,與夢中的理性行動
「荒謬」乃是夢的工作表現對立的方法之一——其他的方法則是在夢內容中將夢念中某種材料的關係加以倒反,或是利用運動受到抑制的感覺。
2019/06/19 |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夢境是不加掩飾的欲求滿足
日常語言中有時對夢不乏鄙視之意,但是總體說來,日常語言仍將夢視為快樂的欲求滿足。如果我們碰上一些超乎期待的好事,我們不禁會高興地說:「這件事我連做夢都沒有想到過!」
2019/06/17 |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荒謬的夢,與夢中理性的行動
如果任何一位夢者的無意識思想系列中存在著批判的或嘲笑的動機,夢就成為荒謬的了。因此荒謬性乃是夢的工作表現對立的方法之一——其他的方法則是在夢內容中將夢念中某種材料的關係加以倒反,或是利用運動受到抑制的感覺。
2019/06/17 |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夢境往往是不加掩飾的欲求滿足
日常語言中有時對夢不乏鄙視之意——「夢是空談」這句話似乎就支持科學對夢的評價。但是總體說來,日常語言仍將夢視為快樂的欲求滿足。如果我們碰上一些超乎期待的好事,我們不禁會高興地說:「這件事我連做夢都沒有想到過!」
2018/12/21 |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為何夢的內容使人如此痛苦?
我們曾把夢比作睡眠的守護者或看守人,它試圖保護我們的睡眠不受干擾。而如果守護者覺得自己的力量太弱,不足以單獨抵禦干擾或危險時,它也會喚醒睡眠者。
2018/12/21 |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創傷讓人固著於過去,彷彿寄居於疾病中
「創傷」一詞僅具有經濟學上的意義,假若一種經歷在短期內讓心理承受了一種強有力的刺激,致使心理再也不能用正常的方法來應付或適應,並導致心理能量的運作方式受到永久性的干擾,我們稱這種經歷為創傷的經歷。
2018/12/20 |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為何夢的內容使人如此痛苦?
我們曾把夢比作睡眠的守護者或看守人,它試圖保護我們的睡眠不受干擾。而如果守護者覺得自己的力量太弱,不足以單獨抵禦干擾或危險時,它也會喚醒睡眠者。
2018/12/20 |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創傷讓人固著於過去,彷彿寄居於疾病中
「創傷」一詞僅具有經濟學上的意義,假若一種經歷在短期內讓心理承受了一種強有力的刺激,致使心理再也不能用正常的方法來應付或適應,並導致心理能量的運作方式受到永久性的干擾,我們稱這種經歷為創傷的經歷。
2018/06/22 |
佛洛伊德:釋夢在精神分析中的運用
大多數的夢在分析中自會徐徐前進;因此,在把夢中所有已知、已了的事情都抽引出來之後,仍多多少少留有一些清楚的暗示,就是:有些東西從來都還是隱而未現的。
2018/06/20 |
《重讀佛洛伊德》:釋夢在精神分析中的運用
大多數的夢在分析中自會徐徐前進;因此,在把夢中所有已知、已了的事情都抽引出來之後,仍多多少少留有一些清楚的暗示,就是:有些東西從來都還是隱而未現的。
2016/07/24 |
《紅書》導讀:心理學大師榮格傳奇著作,一場與潛意識對抗的勇敢征途
《紅書》與其說是榮格的陰影,不如說《紅書》幫助榮格面對他的陰影。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榮格勇敢的無意識征途中,看到屬於自己個人心靈整合的可能道路。
2016/05/28 |
學生該不該穿制服?盧梭和尼采會這樣看
學生制服的存在與否,其正當性問題絕對基於是社會下的價值觀。即使你成功粉碎這份價值,才僅是第一步,關鍵在於粉碎這份價值之後,可不可以創造出一些什麼來替補這份虛無後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