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

T1、T01、T.1或T-1可能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1/01 | 運動視界

大器晚成的「控球魔術師」林韋翰:第一位在SBL、CBA、T1都繳出大三元的球員

中信特工後衛林韋翰自從回到台灣職籃展現自己的控場技術後,一直是台灣球迷口中的控球魔術師。他沒有特別華麗的運球,卻能穩穩的掌控比賽節奏,並在最好的時刻將球精準的塞到正確的人手中,持續串聯球隊攻勢。

2022/12/27 | 法操FOLLAW

買票進場看球卻沒見到「魔獸」霍華德上場,可以主張「廣告不實」要求退款嗎?

12/18雲豹對上海神的比賽,三連戰的雲豹決定讓「魔獸」霍華德休戰,這個決定讓在場1萬5000名觀眾看傻眼,甚至到第四節倒戈替對手海神加油,畢竟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大家進場無非就是來看霍華德打球的。

2022/12/18 | every little d

最「香」的球星魔獸霍華德:如果他不打籃球的話,應該會是個心靈淨化大師

霍華德還十分熱愛香氛蠟燭,無論是在自己家裡還是征戰客場,甚至是去看電影,他都習慣帶上香氛蠟燭。另一樣霍華德習慣隨時攜帶的物品則是「鼠尾草」,每次回到家或是進球隊休息室時,他都會用鼠尾草煙燻淨化自己。過往他在NBA時,甚至還會在每場比賽開始前,帶上鼠尾草燻遍整個球場及球隊的每位同仁。

2022/12/17 | 方格子vocus

NBA球星「魔獸」為什麼那麼瘋台灣?我想到兩個也能運用在個人職涯規劃的心理學理論

或許魔獸曾陷於「我身手這麼好卻沒有球隊願意用,要『屈就自己』去台灣打球嗎」的複雜心情。然而想要再次拿下大三元、MVP,被球隊當作珍寶、有球迷為他尖叫,這樣的誘因強大足以讓他對抗可能的負面輿論。從魔獸瘋台灣的現象,我聯想到兩個心理學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與「雙因子激勵理論」。

2022/12/11 | 運動視界

當明年魔獸熱潮退燒,國內職籃市場夠PLG、T1兩個聯盟分嗎?

魔獸Dwight Howard來台掀起台灣籃球狂潮,隔壁棚的PLG執行長在直播時表示「台灣是一個速成文化的社會,很容易就馬上就會垮」,被質疑是看衰T1的發展。但事實上,不只T1面臨新鮮感褪去的危機,疫後娛樂蓬勃、球隊在地化不穩固是兩聯盟都要面對的難題。

2022/11/14 | 溫偉軒

為什麼是台灣?「魔獸」霍華德加盟永豐雲豹,這次T1是真的把台籃的餅做大了

「Superman is in the building !」有禁區魔獸之稱前NBA球星Dwight Howard,就真的這樣無預警降臨台灣啦。雖然令人意外,但促成這樁美事也並非無法理解,讓我們回到今年休賽季,一切都得從T1開給桃園雲豹的「綠燈」開始說起⋯⋯。

2022/11/13 | TNL 編輯

繼「魔獸」霍華德加盟桃園雲豹,台鋼獵鷹證實爭取NBA球星「甜瓜」安東尼來台

台南台鋼獵鷹教頭劉孟竹認為,以往在亞洲大家的首選通常都是中國CBA,但魔獸成功登台後若能帶著好經驗回去,相信未來台灣絕對會變成國際球星的選項之一。台啤英熊總經理哈孝遠也透露,有收到NBA球員J·R·史密斯(JR Smith)、錢德勒(Tyson Chandler)的經紀人報價。

2022/11/08 | TNL 編輯

NBA「魔獸」霍華德加盟T1聯盟桃園雲豹,蘇翊傑:打造成為全臺灣禁區最強球隊

前NBA球星「魔獸」霍華德(Dwight Howard)正式加盟T1聯盟桃園雲豹,身高208公分的霍華德將與上一季T1聯盟阻攻王戴維斯(Deyonta Davis)組成最強禁區雙塔,最快將在11月19日雲豹主場開幕戰中亮相。

2022/10/30 | 運動視界

戴維斯之後又見特例,「白薩事件」說明台灣職籃無法避免的規章之路

這個夏天除了P聯盟鬧得沸沸揚揚的「Q是本土」事件,隔壁棚的T1聯盟也同樣因蒙古籍球員白薩的身分問題而產生爭議。雖然最終兩聯盟都是以特例作結,但一次次的特例,都反映出職籃在面向國際提升競爭力的同時,如何完善規章並兼顧公平性的難度也隨之提高。

2022/10/23 | 讀者投書

「黑人陳建州」聯盟必須大改革,否則未來只會淪為下一個慘澹的SBL 2.0版

今年P+ League休賽季的話題依舊十足,從「Q是本土」到高承恩找工作事件,處處都可以看到執行長陳建州的身影。但這是好的嗎?如果執行長不能維持聯盟中立的角色,而選擇跳下來事必躬親,這對聯盟的「職業」形象與規章的建立又有甚麼影響?

2022/08/09 | 藍妮蒨

中華籃協首次舉辦「跨聯盟交流賽」,SBL、PLG、T1三聯盟加中華培訓隊共12隊有意參加

此次跨聯盟交流邀請賽限制外籍洋將出賽,屬於純本土球員(含華裔及外籍生)間的對決。讓各隊新人提早適應比賽強度,球季中較少出賽的球員也可獲得證明自己的機會,培養出更多優秀本土球員及未來之星。

2022/07/24 | 讀者投書

本土球員實力與心理不如以往,台灣籃球生態出了什麼問題?

本屆印尼亞洲盃,台灣代表隊以1勝3敗作收,止步12強。相較於黃金世代於國際賽大放異彩,甚至於2013年亞錦賽打贏不曾贏過的中國隊,近幾年不論是中生代或新生代的球員出戰國際賽事,動輒以3、40的大分差落敗。撇除某些沒有外援大洋將的比賽,本土球員在投籃、切入、罰球的自信心,都不如黃金世代來得果決,究竟台灣籃球在接班上是哪裡出了問題?

2022/07/23 | 運動視界

P.LEAGUE+第二季的成功有目共睹,聯盟制度與球團經營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

P+ League的2021-22賽季在臺北富邦勇士以4-1擊敗新竹街口攻城獅後完美落幕,今年度P+ League的表現在無數球迷的見證下,的確可圈可點,值得嘉獎。然而,在三個籃球聯盟同時存在的時空中,如何延續今年度的好表現並且修正自己的不足,仍是P+ League的首要課題⋯⋯

2022/06/17 | 讀者投書

老鬼退不下去,新秀頂不上來, 「黃金世代」稱霸20年對台灣籃球環境是好還是壞?

台灣在今年T1聯盟創立之後,形成2職籃1半職業聯盟的空前盛況,籃球運動在台灣聲勢大起,形成大球員時代,但大家也都關注到,褪去比賽的行銷與包裝,黃金世代依舊主宰著票房與球權,大家就想問,那中生代與新生代去哪了?他們為何接不下這沉重的棒子?

2022/05/15 | 讀者投書

台灣職籃P.LEAGUE+與T1 League應援文化與主客場屬地經營生態比較

台灣現行有兩個職業聯盟與一個半職業聯盟共有17支球隊,若要討論主客場經營的話,P聯盟又較T1更勝一籌,這就要從主場配置、球星文化、本土培養等等的面向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