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Uniqlo

UNIQLO(日語:ユニクロ)是經營休閒、運動服裝設計、製造和零售的日本公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7 | TNL 編輯

漫畫博覽會今日開幕:開展前場外等候民眾估計破萬人,任天堂、UNIQLO皆首度參展

文化部長史哲今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台灣受日本動漫影響深遠,以文化部立場,除產業之外,會更重視台灣IP、原生台漫的發展,漫畫告訴大家,不去戰鬥,就會失敗,就不會贏,「現在放棄比賽就會結束了。」

2022/07/07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UNIQLO、PCHOME紛紛合作,葉德偉:將網購包裝權交還消費者時代到了

給負評的那個消費者說:「為什麼我買環保藍牙耳機,卻使用這麼多包裝與盒子等塑膠產物?」這個反饋敲擊了葉德偉的心,他創立配客嘉致力推廣使用循環包裝概念,期盼將網購包裝權交還給有意識的消費者手上。

2022/07/07 | TNL 編輯

通貨膨脹加劇物價高漲,日本水族館放棄高價竹筴魚改餵鯖魚,遭企鵝、水獺拒吃

日本銀行總裁(相當於中央銀行總裁)黑田東彥6日演講時提到「家庭經濟對漲價容忍度正在增加」發言引發爭議,他雖出面致歉滅火,網路上罵聲依舊。NHK日前報導,民間信用調查公司5月針對日本主要105家食品及飲料業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已調漲及將調漲商品總計8300多項。

2022/07/02 | BBC News 中文

美國禁止從新疆進口所有產品,對Uniqlo、無印良品等跨國品牌意味著什麼?

美國已經禁止進口包括棉花和西紅柿在內的幾種來自該資源豐富地區的進口商品。根據定於周二(6月21日)生效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 (UFLPA),這些限制將擴大到所有進口產品。

2021/12/28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連UNIQLO都被說服使用循環袋,配客嘉要讓台灣變成一座「循環島」

環保新創、同時是2021年未來大人物的「配客嘉」,從電商網購開始洽談合作使用「循環包裝袋」,如今跨足到UNIQLO、新北環保局、家樂福。從現在起,你也可以當個能自主選擇做環保的消費者。

2021/05/18 | 精選書摘

《打造100倍全球大市場》:「一個人的市場 」能同時為顧客與股東創造極高的價值

Amazon、Netflix、Uber、阿里巴巴等數位企業,在數據及演算法當道的網路時代,以極驚人的幅度快速成長,累積大量的資金,且不斷研發更多能夠滿足每一個不同消費者的服務模式。這些企業是如何做到快速成長、提升市占率呢?

2020/09/09 | TJ

【關鍵眼中盯】唐吉訶德能不能「激安」,還得看關稅和代理商的臉色

唐吉訶德總算宣布要落腳台灣,這間從情趣用品到名牌包都都賣的「超大型雜貨店」,在日貨深入已久的台灣市場想殺出重圍的關鍵就是「價格」。不過進口商壓價格在台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0年剛進台灣的Uniqlo就犯過類似的錯誤。

2020/04/21 | 廣編企劃

關鍵評論網集團大調查:機能服飾對運動的存在必要

新冠肺炎疫情沸沸揚揚,這一次關鍵評論網集團攜手UNIQLO實施社內調查,探討機能服飾如何幫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維持免疫力、行動更加活力自在。

2020/04/20 | 廣編企劃

如何判別機能服飾品質優劣?三階段殘酷實測全記錄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造成全球大流行,不禁讓大眾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在積極運動、追求活力生活的同時,具有實用機能的衣著更成為大眾偏好的服裝類型。而機能性服飾是否能經得起考驗?讓大家的日常生活更美好!

2020/02/25 | 精選書摘

《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兩大品牌如何顛覆市場價格的常理,博得顧客支持?

「一千九百日圓」功不可沒,這個價格為優衣庫帶來便宜的形象,絕對是成功主因之一。之後優衣庫成為價格領導者,也是市場上的領頭羊,其他公司開始跟進,就連外資低價連鎖服裝也進入日本市場。

2019/10/21 | 李修慧

「貿易戰」下南韓的仇日氛圍:UNIQLO不只被抵制,新廣告還被下架

日本品牌UNIQLO近期發佈的新廣告中,字幕打上「我記不得80多年前的事了」,在仇日情緒高漲的南韓民間引起軒然大波,被認為是「洗白」80多年前南韓遭日本殖民的歷史。但UNIQLO表示,凸顯80年,只是想強調衣服「跨世代」。

2018/11/28 | Alvin

英國「退貨族」冒起,買七條裙只要一條

英國有信用卡公司的數字顯示,近四份一的零售商均指過去兩年退貨率明顯上升。而有在網上售賣衣服及鞋的店,差不多近半客人的網上花費最終都會退貨。

2018/05/20 | 子迂的蠹酸齋

有品有閒系列文(七):UNIQLO的高貴,只因做到了「有閒」

我們或許看太習慣UNIQLO的做法,無形中早就習慣這些做法,但當我們反過來看看其他品牌較為負面的做法之後,就能體會這些做法的優點。其他大部分的品牌,都想盡辦法妥善利用空間,把平面上的空間過度利用,破壞了整體的感受。

2017/01/25 | 羊正鈺

當台灣還在吵「一例一休」,日本「周休3日」的企業是10年前3倍

2015年,在廣告公司電通任職的職員,在宿舍自殺身亡。2016年底,勞動基準監督署認定自殺原因是過勞,屬於職業災害。過勞死的問題,又再次成為日本社會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