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
《世界一分為二》導讀:「天才為何成群地來?」論現代主義四大家
一九二二年是新舊文學的分水嶺,本書作者比爾.戈斯坦透過當時人物往來書簡、記事與著作的旁徵博引,重構四位傳奇作家——吳爾芙、T.S.艾略特、E.M.福斯特、D.H.勞倫斯——在這一年的軌跡,也觀見寫作者如何轉化自身的困境與過往,從而淬煉出四部永垂不朽的經典:《達洛維夫人》、《荒原》、《印度之旅》、《袋鼠》,促成「現代」的發生。
2022/02/19 |
吳爾芙與安妮華達,如何在父權社會下重建女性幻想的空間?
「幻想」(fantansy)作為一種與現實背離的思想途徑,在吳爾芙與華達的敘事中,卻成了女性接近現實的方式,在父權主導的社會秩序下,唯有透過想像,她們得以繞過阻礙,在看似虛幻的陰柔中賦予己力量,而後重建一個女性幻想的空間。
2021/09/12 |
泰勒絲歷年各張專輯最佳搭配讀物:《folklore》《evermore》跟吳爾芙的小說最速配?
一如泰勒絲所言,此兩張專輯的創作歷程,好比站在森林邊緣,可以轉身折返,或繼續深入探索,而她選擇了後者。若你喜愛吳爾芙的作品,這兩張便是最適合你的專輯。
2019/02/03 |
《自己的房間》:維金妮亞・吳爾芙的寫作藝術
法國羅愛伊夫人的兩個文句,我覺得正好來形容吳爾芙夫人的文字:「宛如一股綺風,在兩行石竹中穿過。」那綺風是帶著濃郁的紫羅蘭的芳馥的,何時你打開她的書,就會感覺到它的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