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 |
三年後回望:每日買100元比特幣
假設你用的100元是美元,即使最短那個期間,一年後也能持有1.43 BTC,躋身「whole coiner」之列,即持有至少1 BTC的人;由於比特幣發行量封頂,世界上最多只有2,100萬位whole coiners,以全球70億人口算,每333人當中只有一位,當然,實際數字要更少得多。如果你只能每天買100港元,或者100台幣,雖然還不能成為whole coiner,但由於整個邏輯和算法不受金額影響,你依然踏出了正確的一步,每天定額買多少,量力而為就好。
2023/11/25 |
在香港以比特幣買雲吞麵——實測RedotPay密碼貨幣Visa卡
使用密碼貨幣無需綁定法定身分,沒有信貸評級,跟傳統金融體系進一步整合前,暫時所有支付卡都是貸記卡,包括Coinbase Card、Wirex、Ledger的CL Card、Gnosis Card等,當中最為台港兩地熟悉的非Crypto.com莫屬。我先後用過三張密碼貨幣貸記卡,其中用得最多最久的,正是Crypto.com。不過,初步試用後我對RedotPay的印象很好,打算同時使用,假如深入使用後沒發現大問題,會逐漸增加使用RedotPay的比例。
2023/08/19 |
通關比特幣三個等級攻略本
我讀過很多推坑比特幣的論述,也聽過不少批評比特幣不切實際的理據,論者往往忽略了使用與不使用並非二元對立,中間存在著很多可能性。相對於在兩極之間爭論,推坑者不妨把「使用」拆分成更小的步履,不是使用與否,而是甚麼場景使用,用到甚麼程度。
2022/11/16 |
《所謂「我不投資」就是all in在法定貨幣》:幣價不穩定是比特幣最大毛病?
用美元或其他法定貨幣來支付基本生活所需是事實,因此關注美元本位的盈虧並沒有錯,我並非離地到忽略這些基本概念。然而,如果意識不到美元本位只是眾多看事情的角度之一,那是一種盲點。
2022/11/16 |
《所謂「我不投資」就是all in在法定貨幣》序:完成財務自由的篇章,揭開出版自由的序幕
如果本書有所謂目標讀者的話,大概就是一位年輕人讀者、昔日的我,和所有認為自己從不投資,也不打算投資,堅持「腳踏實地」的人。反而本來就有投資意識的,很可能不會滿足於本書的皮毛,畢竟它既沒教短炒,沒提槓桿,又不主張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