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g0v

g0v零時政府(英語:gov-zero,/ˈɡʌv ˈzi.roʊ/),是由一群程式設計師於2012年底發起的台灣線上社群,主要活動為每2個月1次的黑客松,後來社群也陸續加入不同專業以及非資訊技術背景成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6 | 精選書摘

《革命前的寧靜》:推特和臉書基本上是「枕頭大戰」的場所,我們需要的是「交流之桌」

在本書描繪的11個歷史現場中,都揭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社會運動——從去殖民化到女性主義——皆是在相對封閉的關係網中形成的,這個私密的人際空間令某一個群體能孕育出之後廣泛傳播的概念和思想。然而,本書也敲醒警鐘:當下由社群媒體主導的世界,正令這樣的空間加速消逝,也導致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和「黑人的命也是命」等運動未能發揮其潛力而功虧一簣。

2022/08/07 | 巷仔口社會學

g0v社群的情緒政治:社會運動可以快樂嗎?如何使用娛樂氣氛引起政治行動?

g0v社群希望讓一般民眾意識到如果團結起來做某件事,權力與影響力可以變得非常龐大。因此,娛樂情緒成為關鍵的方式。大家發現自己透過娛樂的活動擁有權力,也因為有娛樂的氣氛,才能培養一個穩定且非根基於仇恨的社群意識。

2021/12/15 | 巷仔口社會學

救災的科技,行動的公民:疫情下公民的協作與自救

口罩地圖是公民科技運用在緊急危難時的經典案例。公民科技是一種新興的數位行動,它利用數位工具對公民賦權,將社會議題轉化為「可編碼的任務」(codable tasks),再經由公民志願者即興地展開協作來推動另類的公民行動。

2020/05/04 | TNL特稿

唐鳳、彭筱婷《憤怒與希望》推薦文:重新學習如何生活在一起

本書的主軸,看似研究社會運動的內涵,其實,透過這些社會運動,柯司特更直指現今世界迫切需要的共同夢想:「一個新的政治審議、發聲和決策形式。」

2018/12/07 | 巷仔口社會學

G0V可以解決政府與民眾的資訊落差嗎?公民科技的期望、實踐和挑戰

議題與解決方案的選擇會受到參與者影響,而雖然公民科技組織強調參與者、知識與技術的包容性,但是參與仍然有結構性排除的問題:性別、階級、種族、行動能力(dis/abilities)、家庭或社會責任等,皆會造成參與者的同質性。因此在推動這些公民科技時,其他促進數位公平(digital equity)的倡議也不能忽視。

2016/12/19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藏在美國國家檔案中的台灣歷史

在一個高唱共享的時代,在一個許多政府的檔案都上網的時代,我們是否也將看到「開放」的理念,為學術研究帶來更多的動力與刺激?

2016/12/19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藏在美國國家檔案中的台灣歷史

在一個高唱共享的時代,在一個許多政府的檔案都上網的時代,我們是否也將看到「開放」的理念,為學術研究帶來更多的動力與刺激?

2015/09/23 | 羊正鈺

高雄市預算書也視覺化!「強者」工程師:歡迎其他縣市跟進

王景弘率先推出北市府預算書視覺化後表示:「因為我相信,比起獲利,推動正確的資訊作為更為重要。」

2015/09/11 | 阿Ken

簡單搞懂複雜預算!北市率先推出預算視覺化

柯文哲說,這些技術國外都有,北市府只是勇於把國外案例引進台灣,他也希望台灣的腳步快一點,儘速追上國際先進國家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