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6/02 | TNL香港編輯

香港「荷里活廣場」兇殺案2名女子身亡,男施襲者曾刀捅死者至少30多刀

香港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恐怖命案,一名女子大庭廣眾下被一名男子用刀狂捅30多刀身亡,另一名同行女子欲救人也被襲,二人同告傷重不治。施襲男子事後在現場被捕。

2023/06/02 | 蜂鳥出版

《療傷之旅——與你一起經歷喪親之痛》:做個貼心同行者的要點

你可能會擔心說錯話,令喪親者更加難過。其實無須刻意不提及亡者,因為就算你不提,他/她心內都充斥着亡者的影像;你若無其事地憶述有關亡者在生的故事片段,反而能夠撫慰喪親者的心靈,他/她會感激你沒有因亡者的離開而在言談間或生活上將對方排斥開去。

2023/06/02 | 蜂鳥出版

《療傷之旅——與你一起經歷喪親之痛》:解開有關哀悼的迷思

我們不需刻意埋藏對亡者的記憶,或逃避觸碰關於亡者的話題。因為有時候透過其他人口中可以知道更多關於亡者的生活逸事、被欣賞的地方、為他人帶來的影響,我們可以藉此更立體認識我們的摯愛。

2023/06/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六四」臨近,香港戲院取消當天包場放映

香港高先電影院近日取消了兩場原定於「六四」當天包場播放的電影,有媒體發現,社交媒體上,有可疑帳號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終於有個地方可以悼念六四」。《尚未完場》只是講述本地歷史悠久皇都戲院的前身,以及前璇宮戲院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dell)在港的事迹,與「六四」無關。

2023/06/01 | 大銀

走失老爺——照顧腦退化病人,要用對方法

腦退化患者容易走失,但照顧者初期總是太自信,又或者是對此病症不了解,容易掉以輕心。回憶當年老爺走失後尋回的經歷,當時心情好後悔好內疚,怕永遠找不到老爺。如今舊事重提,希望其他照顧者警惕。

TNL+ 2023/05/31 | 德尼思化

《燈火闌珊》誠實影評:快要滿瀉的本土懷舊雞湯,香港浮光掠影的虛空幻想

若《燈火䦨珊》真能發揮這絕好題材,應可為香港霓虹招牌消逝的歷史現象,重建表皮底下的骨肉,也是許多香港人懷舊時常強調的「人情味」,使之互相輝映,讓我們看見燈火䦨珊深藏一代又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情感。可惜,這碗雞湯下的材料太多,烹飪時間有限,廚師火候未夠,導致每一款食材都不入味。

2023/05/31 | G點電視

盤點2023年香港流行樂壇酷兒音樂創作

2023年的香港本地樂壇作品,有觸動到大家的作品嗎?其實在這半年內,已有不少酷兒音樂創作出現,不論歌手本身,以至音樂班底、MV創作等都可見酷兒元素。就讓我們透過十首風格不同的歌曲,進入多姿多采的酷兒世界。

2023/05/31 | 丁瀚恒

畫說音樂(下):中國繪畫與歐洲古典音樂的接合與「誤讀」

近代國畫大師黃賓虹說過:「作畫應該不齊而齊,齊而不齊。此自然之形態,入畫更應注意及此。如作茅檐,便須三三兩兩,參差寫法。此是法,亦是理。」細讀《黃山圖》的筍峰尖頂,它們呈現的,即黃老所說的「齊而不齊三角觚」。而其實於西方古典音樂,同樣有著「齊而不齊」的概念。

2023/05/31 | 丁瀚恒

畫說音樂(上):謝赫六法論與西方古典音樂

一個好的樂曲詮釋,永遠不能放在拍子機下對讀,因為無論演奏者抑或音樂自身,也需要一種人性的呼吸。讀出了作品的字裡行間,音樂方能靈動。細心聆聽蘇可洛夫(Grigory Sokolov)彈奏這首奏鳴曲,他巧妙的掌控著音樂的時間元素(例如樂句之間的呼吸、音符之間的斷連)、聲響上的抑揚頓挫,賦予樂曲靈動的氣息以及清晰無誤的方向感。就像中國山水畫那道無形之氣的運行。如此精彩的演奏,不就是氣韻生動嗎?

2023/05/31 | 德國之聲

維族學生證實未赴港,港府要求國際特赦組織為指控道歉

國際特赦組織日前稱,一名維吾爾族學生赴港後失聯。有韓媒報導該生人在韓國之後,該組織昨日更正了聲明。港府對事件表示憤慨與鄙視,發聲明稱國際特赦組織「不但不肯承認錯誤」,還妄稱將藉「繼續監察香港和內地人權狀況」為其「詆毀香港和內地的歹毒言論」文過飾非。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黎智英國安案:高院駁回永久終止聆訊申請,「沒證據證明國安委不真誠行事」

高等法院駁回黎智英申請永久終止聆訊,指考慮到國安案件的罪行性質及嚴重程度,「沒有證據證明國安委不真誠行事」,以及被告選擇大律師的權利並非絕對的權利。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維族學生疑赴港被拘押,《韓聯社》:仍在韓國,未出境

國際特赦組織此前稱,一名新疆維吾爾族學生10日從韓國抵達香港後失聯,擔憂他被非法引渡到中國大陸。《韓聯社》引述這名學生的大學老師表示,該學生正安全地在韓國,沒有出境。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明報》:陸「國師」鄭永年加入香港特首政策組

中國大陸學者鄭永年獲邀擔任香港特首政策組成員。鄭永年被視為北京中央智囊,甚至有「國師」之稱。鄭永年於2019年曾提出香港須「二次回歸」,影響了北京中央對港方針。

2023/05/29 | 德尼思化

《星河戰隊》:初被誤解成擁護法西斯,諷刺極權獨裁非人化世界

殖民、法西斯等,都強調他者非人化,只要將有血有肉、情感的生命標籤,像曱甴這種具厭惡性的蟲類,下手自然不必留情。這呼應電影刻意強調蟲族的醜陋,噴血士兵也臉不改容。

TNL+ 2023/05/29 | 火苗文學工作室

【香港新文學】既然無法前行的回溯——讀陳志堅《時間擱淺》

擱淺本來意味著船入淺水而無法行進,但「時間擱淺」卻意味時光停滯而無法回溯。香港是一個急速轉變的城市,倉促的重建,使很多文物古蹟面臨拆卸,甚至毫無意義地搬遷。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管浩鳴:香港基督教中國化,可避免太多「洋教」色彩

管浩鳴解釋,愛國愛教是基本,但中國大陸與共產主義相契合這一點,奉行資本主義的香港毋須跟隨。他說,對於「中國化」這個說法「好多人聽到好驚」,但他強調,所謂「中國化」,其重點在於「本色化」,避免太多「洋教」色彩,更多與本土文化相結合。

2023/05/29 | 德國之聲

國際特赦組織懷疑維族學生赴港遭拘留,港府:無入境紀錄

國際特赦組織日前稱,一名維吾爾族學生本月10日抵達香港機場後失聯至今,可能是遭警方非法引渡至中國大陸拘留。香港政府發言人否認該生曾入境或被拒絕入境香港。

2023/05/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會展演唱會場地被取消,黃耀明:「其實我們都知道是甚麼理由」

曾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香港歌手黃耀明,近日突然收到會展通知取消提供演唱會場地。黃耀明表示「其實我們都知道是甚麼理由」,他指會展的管理層欠香港市民一個公開解釋,「為甚麼一個熱愛香港的市民可以被剝奪為其他香港人演出的權利。希望他們好好說這個故事,讓世界知道這個國際都市辦事有多公正多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