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0/08/14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加拿大首位「換面」病人的故事

你一定聽過器官移植,但近十多年來的醫學已進步到可以進行臉部移植,為因槍傷、意外等毀容的病人帶來重生的希望。

2020/08/14 | 盛世邊緣

俄羅斯與台灣關係:現實政治超越意識形態

在政治意識形態上,俄羅斯與台灣南轅北轍,但大半個世紀以來其實不無交往經驗,卻始終若即若離,說到底都是「現實政治」(realpolitik)使然。到底什麼是俄羅斯跟台灣發展關係的綠燈與紅線?

2020/08/13 | 樹洞 - TreeholeHK

「關於感情問題,我全部建議分手」?淺談情侶輔導

其實輔導並不只是為一些嚴重的精神問題而設的,即使是對關係感到無力,亦可以尋求情侶輔導的幫忙。

2020/08/13 | 精選書摘

《警國論》:城市是否可以沒警察?港產警察電影犯罪學研究

這章節旨在綜觀現有文獻所得,討論香港犯罪及警察電影,當中集中簡述杜琪峯先生的一些作品,探討當中含意。

2020/08/13 | 精選書摘

《警國論》:警察是甚麼?國本為警,警為本國

「沒有警察,何來治安?」一說還是否正確?警察人數及裝備提升、警權擴張,將為社會、人民帶來甚麼影響?從社會學角度觀看,警察延伸自公權力,演繹合法武力,但武力的使用何謂恰當?

2020/08/12 | GUT

盧卡申科五度連任,白羅斯永續鐵腕統治?

盧卡申科獲得約80%選票,迎來第五度連任。然而,今次選舉白羅斯並未有開放予外國觀察員或候選人的競選團隊監票,不少白羅斯群眾對選舉結果不滿,於投票時間結束後走上街頭,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

2020/08/12 | 留德趣談

思鄉之情的延續——《蘋果日報》與德國

有人會問:德國有否像《蘋果日報》的報章?答案是沒有。德國有份暢銷小報《圖片報》,同樣愛以大字標題和嘩眾取寵手法報導新聞,亦渲染色情暴力,但《蘋果日報》除有煽情的報導手法外,也有文筆出眾的副刊專欄等等。

2020/08/12 | TNL香港編輯

黎智英等人獲准保釋,周庭:「爭取香港民主自由,我無悔」

黎智英步出警署期間,多名市民晚上到旺角警署外聲援黎智英,他們手持《蘋果日報》,高呼「撐蘋果撐到底」。

2020/08/11 | 留德趣談

花無百日紅,香港人學會謙遜

2020年,你在新聞上看見一位姓羅的香港年輕人流亡倫敦,不知從此能否回到香港。你的心一沈,自責當年為甚麼這樣不成熟,要取笑這位克羅地亞友人。

2020/08/10 | 鄭思思

狼來了,內容農場來了

內容農場的商業模式存在多年,只不過去年炒作最熱門最吸睛的議題踫上了反修例運動,令這場運動充斥更多未經證實的消息和謠傳。

2020/08/10 | TNL香港編輯

警方再以國安法拘捕2人,《TVB》引消息指涉「我要攬炒」運作

除了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2名兒子和4名集團高層,新增的2名被捕人士,分別是民間組織「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以及前學民思潮成員李宗澤。

2020/08/10 | 樹洞 - TreeholeHK

睡不著做甚麼好?3分鐘帶你了解失眠

了解失眠的原因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因為這可以讓我們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來作出補救或者防範的措施,改善我們的睡眠質素。

2020/08/10 | 樹洞 - TreeholeHK

自殺念頭與行為——作為家人朋友如何幫助當事人?

面對家人朋友的自殺念頭,我們會承受極大的壓力,如果你認為自己尚未準備好幫助當事人,你可以和當事人討論是否要尋找其他人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