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TNL+ 2023/05/02 | 德尼思化

《又一個時代》:「如果」的重要,陳冠中給香港人的史識與開示

知識的隨手可拾,對我們來說或許難以㨂選。陳冠中回應提問時直接提出他的幾本專著,也正適合在《又一個時代》之後閱讀,更作專注探究的作品。他對香港年輕人的關心、親近,也盡在其不避諱地分享自身著作,其中,當然指涉到談論「如果」,是離不開回首歷史的智慧。

2023/04/30 | 大銀

好好地老:病人有自主?

是否接受治療,接受怎樣的治療,病人只要有精神能力作決定,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醫護人員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尤其情況到了晚期,病人可能比起這樣延長性命,有更想做的事。

2023/04/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COVID-19疫情升溫,醫衞局推算每日萬人感染

香港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指出,目前香港整體COVID-19確診有上升趨勢,近期各類監測數據都顯示,感染情況較前一週增加約4成,推算每日確診已近萬人。

TNL+ 2023/04/29 | 火苗文學工作室

【香港新文學】跟隨文字看世界——讀陳耀成《時候》、李嘉儀《曝光》

人類對世界的好奇和興趣,除了反映在近日復航的機票價格和機場的人潮上,以及電視台永遠製作不完的旅遊節目、旅遊指南,也從我們去讀一部旅遊散文或遊記開始,我們就想借作者的經驗和文字,帶我們去看,去感受一種文字上的體驗。如果說陳耀成的《時候》寫及的紐約是一個更廣闊的,視線以外的紐約,李嘉儀的《曝光》則是寫及一個更深刻的,觸動人心的世界。

2023/04/28 | 精選轉載

學醫難,難在什麼地方?

不少人覺得學醫難,以為需要背誦很多複雜的課本或醫學名詞。其實現代科技先進,例如3-D圖像、電腦數據分析等,加上互聯網有大量醫學資訊,需要「死記死背」的硬知識已愈來愈少,所以記憶力好的同學未必在讀醫上佔優勢。那麼學醫難,難在什麼地方?

2023/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警方國安舉報熱線,設立兩年收40萬則舉報訊息

香港警方國家安全處主管說,目前社會看似平靜,但仍有暗湧,而「軟對抗」也不容忽視;而因涉及國安案件而逃離香港的人也是另一種國安風險,這些人離港後繼續「勾結外國勢力」。

2023/04/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五一」遊行申請告吹,申辦人稱曾收滋擾訊息

香港「五一」遊行申請人杜振豪說,以個人名義申請遊行是為了作出「復常的試探」,今次事件釋出很差的訊息,顯示香港社會未完全復常,估計短中期都難再像以往出現很多遊行示威,「整個環境對遊行集會權利都相當不友善」。

TNL+ 2023/04/27 | 留德趣談

德國人怎樣讀米歇爾的《Becoming》?

有些人問過我,德國人有沒有國際視野。我說,判斷一個德國人國際視野如何很簡單,就是看他家中有多少本英文書。家中英文書多的德國人,對外國文化都有濃烈好奇心,就算只是看過四分之一的書,國際觀也不會差。

TNL+ 2023/04/27 | 殷琦

淺談哲學輔導:以理性面對面對人生問題的輔導方式

哲學輔導是一個主張帶領案主理性思考的導向,同時它不偏重處理案主的情緒問題、而重視以清晰的思路去引導案主思考問題;這與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治療進路,認知行為治療似乎十分相似。實際上它們相似嗎?有何不同?

2023/04/27 | 精選轉載

淡水好遠?——新北、臺北和香港的距離感

大埔去油麻地是15公里,淡水去台北車站也是15公里。兩者車程都是45到50分鐘左右,差不多。但我就是覺得大埔出市區比淡水出市區舒服:從大埔出九龍可以搭長途巴士,中間行高速公路,只要不堵車的話旅程很舒服;從淡水出市區從捷運,要搭18個站,停停走走叫人崩潰。

2023/04/27 | 德尼思化

《Beef》:被動選擇的痛苦吶喊,尋找光明迎來一聲槍響

誰人未曾體驗過齮齕和怒嗆之惡?像親戚批評、看不起你的人生抉擇,愛侶的壞習慣忽然讓你生氣,以至陌生人路過狠狠撞向你的肩膀⋯⋯《Beef》的精彩在於,呈現了許多我們看似莫名奇妙的爭執,原來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世代的、想像的諸種原因。

2023/04/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取消申請香港「五一」遊行,申辦人:國安法下,無法透露更多詳情

香港「五一」遊行申辦者決定取消申請,並指申辦人承受巨大壓力、情緒崩潰。申辦者指在《國安法》限制下,無法對外透露更多詳情。而原先的Facebook專頁「香港五一遊行2023(申請中)」也改名「香港五一勞動節」。

2023/04/26 | Bruce Lai 賴勇衡

《那個男人》:為甚麼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

電影《那個男人》揭示了,身分並不是個人的,而是盛載著家庭、族裔的歷史重擔,並承受著社會外界成見的壓力。「那個男人」四個字,在戲裡不只代表那個意外身亡繼而被追查真身的角色,而是成為了一個符號,意指那些必須離開本族本家、改名換姓、抹掉本來身分的痕跡,才能得到自由和救贖的人,也是「浪子回頭」的反題。

2023/04/26 | Bruce Lai 賴勇衡

《聖誅》:有一種罪叫「替天行道」

《聖誅》最後三分一的劇情才算入了正題,點出這事件的獨特性:被捕的兇手被視為維護傳統宗教道德的英雄,做出了人眾擁護者敢想但不敢幹的事情,比勢利的政客更加純正。

TNL+ 2023/04/26 | 雪影劇場

【港產新戲劇】《白日青春》:沒有難民,只有「自己人」

來自馬來西亞,並已取得香港身分證的劉國瑞,在馬來西亞生活的時候,就感受到在馬來人主導的社會中,華人的種種限制,後來他往香港升學就業,又走訪過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家庭,其獨特身分與閱歷,令他對身分與身分認同有著獨特觸覺,在拍攝取材與敘事方面均有著不一樣的視野。

2023/04/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區議會或保留,李家超:保留一定選舉成份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區議會是地區行政和諮詢的重要部分,值得保留,但日後區議會的產生辦法需要符合基本法的定位和職能,並將保留一定選舉成分,讓「愛國愛港」而且有志於服務地區的人加入。

2023/04/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區議會或保留,李家超:保留一定選舉成份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區議會是地區行政和諮詢的重要部分,值得保留,但日後區議會的產生辦法需要符合基本法的定位和職能,並將保留一定選舉成分,讓「愛國愛港」而且有志於服務地區的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