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

信使核糖核酸(英語:messenger RNA,縮寫:mRNA),是由DNA經由轉錄而來,帶著相應的遺傳訊息,為下一步轉譯成蛋白質提供所需的訊息。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26 | BBC News 中文

盤點中國疫情爆發應對:為什麼很少有老年人接種疫苗?科興和國藥生產的疫苗有效嗎?

當中國政府在2020年底開始推廣疫苗時,它優先考慮了勞動年齡人口,而沒有在大量的老年人身上測試疫苗,這也使得一些人不願意接種疫苗:很多老人都有潛在的疾病,他們認為接種疫苗不安全。

TNL+ 2022/12/16 | TNL國際編譯

宛如科幻片的重大突破:默沙東、莫德納攜手開發皮膚癌mRNA疫苗,臨床試驗復發機率減少44%

默沙東及莫德納兩藥廠表示,疫苗加上默沙東的免疫治療單株抗體「吉舒達凍晶注射劑」(Keytruda),在已接受手術的第三或第四期晚期癌症患者「疾病無惡化存活期」(DFS,為未檢查出癌細胞至癌症復發中間的時間)上,有著顯著的改善及延長效果。

2022/11/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呼籲北京尊重「白紙運動」示威權利,建議引進BNT疫苗結束清零政策

德國總理蕭茲11月初訪問北京時,BioNTech執行長吳沙忻(Uğur Şahin)也隨行出訪,看好中國市場的商機;蕭茲會晤中國領袖後表示,中方同意讓住在中國的外國人接種BNT疫苗,並承諾將加速批准BNT疫苗上市。

TNL+ 2022/11/13 | TNL國際編譯

疫情加速mRNA技術成熟,BNT宣布2030年「癌症疫苗」有望上市

疫情衝擊加速了生技公司於疫苗的推出,BioNTech宣布目前已在癌症疫苗的研發取得了進展,並預期在2030年以前能成功推動有效的癌症疫苗;而各家生技公司與藥廠也開始嘗試將疫苗與癌症治療領域結合,期望能擴展各類癌症的治療範圍。

2022/08/24 | 潘柏翰

輝瑞、BNT向美FDA提交二價疫苗EUA申請,預計適用於12歲以上民眾

輝瑞公司指出,二價疫苗包含了針對COVID-19原始病毒株棘蛋白的mRNA,也包含了針對Omicron BA.4和BA.5棘蛋白的mRNA。臨床前的數據顯示,二價疫苗作為追加劑能夠產生足夠強的中和抗體對抗Omicron BA.1、BA.2、BA.4、BA.5,以及原始病毒株。

2022/05/09 | TNL 編輯

中國疫苗保護力差出口量爆跌97%,「疫苗外交」蒙上陰影

中國製疫苗出口量一度被輝瑞BNT疫苗超越後,2021年9月再逆轉。當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聲稱「中國對全球抗疫做出貢獻」,但這股動向並未持續。原因是去年秋天開始變種病毒株Omicron型疫情擴大,中國衛生當局坦言,中國製疫苗防護Omicron的效力降低。

2022/05/06 | 精選書摘

《光速計畫》:如果疫情爆發在兩年前,BNT的董事不會考慮接受製造疫苗的想法

以前,每週一早上的會議,吳沙忻不需要花太多心力說服這些科學夥伴。但接下來這天,當吳沙忻把這項大膽的計畫告訴董事會成員後,他感覺到自己尚未贏得辦公室裡的民心。

2022/05/0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疫苗商戰》:各大藥廠與生技公司研發COVID-19疫苗的過程,堪稱科學醫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疫苗商戰》非常生動地寫出穿梭在牛津大學、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一篇又一篇精彩的生動故事,儘管我們現在已事後諸葛地知道在這些疫苗商戰中誰是贏家,可是讀到他們在等待雙盲臨床實驗的解盲以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批時,也不禁為他們捏了把冷汗。

2022/03/10 | 精選書摘

《疫苗商戰》:黃翊群靈機一動——莫德納應該製造疫苗,而不是藥物

莫德納的研究人員很沮喪,因為mRNA無法製造大量可用於製造新藥的蛋白質,也許他們錯了。生成的蛋白質有限,不是他們的技術有問題,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也不是缺點。這正是mRNA的特點。

2022/03/08 | TNL 編輯

莫德納將在非洲建第一間mRNA疫苗製造工廠,開放相關技術助疫苗研發

莫德納昨(7)日宣布最新公共衛生策略,將提供其mRNA技術投入重點病原體疫苗開發,對持續威脅全球健康的病原體展開研發工作。

2022/01/18 | TNL 編輯

莫德納研發「三合一」追加劑疫苗盼望2023年秋季推出,目標是每年只打一劑

莫德納執行長說:「我們的目標是研發每年只打一劑的追加劑,如果民眾不想要每年冬天都打2到3劑疫苗,只想打一劑,這樣就不會有是否符合規定的問題。」

2022/01/06 | 精選書摘

《疫苗戰爭》:食藥局向美國人民證明,不管川普怎麼說、怎麼做,科學家仍掌控全局

記者布蘭登・波瑞爾透過訪問超過百位疫苗研發競賽中來自官方與民間的關鍵人物,爬梳世紀瘟疫始末、深入分析Covid-19疫苗研發實況,同時亦不放過檯面下盤根錯節的政治棋局,並一窺美國如何整合國內不同勢力與派系,傾全國之力執行「曲速行動」計畫,在最短時間內打下第一針疫苗。

2021/10/08 | TNL國際編譯

瑞典、丹麥30歲以下停打莫德納,北歐各國憂心肌炎風險擬全面改打輝瑞BNT

近日北歐兩國因為施打莫德納疫苗引發強烈副作用的疑慮,而宣布將暫停為青少年施打該疫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也在7月公布,關於莫德納和輝瑞BNT疫苗的修訂指南中,也指出施打疫苗可能會增加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的風險。

2021/09/11 | Factcheck Lab 事實查核實驗室

FactCheck筆記︰該相信哪一個專家?

不同專家的意見未必一致,但當出現此情況時,科學界的運作模式並非尋找「最權威的專家」一錘定音,而是以大量研究證據為基礎尋求共識。

2021/08/05 | TNL 編輯

美國9月初將全面批准輝瑞BNT、法國大藥廠賽諾菲收購研發夥伴,加速研發mRNA疫苗

德國BioNTech的執行長、創辦人撒辛(UgurSahin)博士在聲明中表示,「提交生物製劑申請許可,是實現長期群體免疫和遏制COVID-19的重要基石,我們很高興與美國監管機構合作,根據關鍵的三期試驗和數據,尋求疫苗的全面批准。」

2021/07/30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混打疫苗安全評估:首劑接種mRNA疫苗若產生過敏反應,對第二劑大多有很好的耐受性

本研究認為,大多數對COVID-19 mRNA疫苗第一劑有立即過敏反應的案例,對第二劑都有很好的耐受性。症狀的嚴重程度比第一劑輕微,而且都不需要使用急救藥物。對於目前推動盡快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以提高保護力,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

2021/07/22 | 精選書摘

《AI 2041》:DeepMind推出「蛋白質折疊」軟體AlphaFold,可說是AI在科學領域迄今最偉大的成就

一旦掌握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藥物再利用」就成了一種能夠幫科學家快速找到有效治療手段的方法,即嘗試每一種已經證明對一些小病安全、有效的現有藥物,看看其中哪些藥物可能成功嵌入當前病毒的蛋白質三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