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

#我也是(英語:#MeToo)是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24 | 謝達文

英倫版《人選之人》:性騷擾文化常年存在英國政壇,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

英國威爾斯黨黨魁普萊斯並未被指控性騷擾,他下台的原因,是因為一份內部調查報告指出,黨內有許多性騷擾案件,也有霸凌和歧視的問題,而「多年來,黨內的有權者怠於行動,沒有挑戰這些不良行為」,導致狀況更為惡化。為此,普萊斯表示他有「道義責任」,請辭下台。

2023/04/27 | 精選書摘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關係性革命》:防衛性的解離機轉,是創傷倖存者的典型反應

在關係取向精神分析的治療現場,「沒有單獨的被分析者,也沒有單獨的分析師」。分析師不再以超然之姿透過理論「分析」個案的心理狀態,而是讓理論退居後線,分析師「這個人」走到個案面前,與他/她共創兩人專屬的關係,互為主體,深刻交會。

2023/04/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情治圈Me Too:美國眾議院查CIA疑涉阻撓內部舉報職場性侵、騷擾

卡洛爾說中情局威脅向國會尋求協助的女性,稱若揭發這些事會有嚴重後果。他指出日前第2位向眾院情報委員會投訴的女子聲稱遭局內同事性侵,中情局也沒給加害人適當處分;第3位女子揭露被同事性侵後,對方同樣沒事。中情局則否認打壓受害女職員向國會舉報。

2022/10/22 | BBC News 中文

#MeToo五週年:鼓勵女性公開談論性侵與性騷擾經歷,究竟改變了什麼?

「MeToo」運動本身始於2006年,當時其創始人和活動人士塔拉納伯克使用了「我也是」一詞,來提高人們對女性所受暴力和虐待的認識。11年後的2017, 在美國演員艾莉莎米蘭諾發推文呼籲女性說出她們的性騷擾和性侵經歷後,很快成為全球覺醒的一個催化劑。如今,這個運動造成了什麼影響?未來又該如何繼續?

2022/10/05 | BBC News 中文

京東創辦人劉強東在美國被控性侵案,經過四年纏鬥出現意外結局

和解所引發的一個更大問題是,中國的#MeToo運動將受到怎樣的影響。此案發生在幾起備受關注的案件之後,這些案件被法庭駁回或撤銷了刑事指控。活動人士稱,這些結果向性侵受害者發出了令人沮喪的信號。此外,該運動還面臨著活動人士受騷擾和失蹤,以及網上越來越多的審查和敵意。

2022/08/12 | 德國之聲

央視主持人朱軍性騷擾案二審維持原判,中國#MeToo運動遭受沉重打擊

本週三,「朱軍性騷擾案」再次開庭。北京市第一中院發布官方消息稱,判決駁回周某某的全部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2022/06/02 | TNL 編輯

「六年後,陪審團讓我重獲新生」:安柏赫德被認為「行為惡意」,強尼戴普將獲得1035萬美元賠償

陪審團判給強尼戴普一共1500萬美元的賠償,包括1000萬的補償性賠償和50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但由於維吉尼亞州法律將懲罰性賠償限制在35萬美元內,強尼戴普最後將獲得1035萬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的賠償。

2022/05/19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角色扮演錯了嗎?馬來西亞女子動漫節遭性騷擾,報案反遭警羞辱

「穿這樣,被騷擾活該...」這是身為一名角色扮演者Pudds在報警時,警員對她說的話。Pudds將自身經歷分享到社群媒體,引起網友憤怒,警方也在事發後表示將對失禮警員展開調查。這起事件同樣也喚起民眾對角色扮演者的尊重,及社會對性騷擾受害者譴責的議題。

2022/04/20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多名女子公開指認前政黨領袖性侵事件,泰國首次#metoo運動

泰國執政黨前領袖普林傳出性侵數名女性,人民律師陸續接獲通報,並在臉書上公開其惡行。普林雖然辭去所有職務,但卻否認性侵相關指控。

2022/01/27 | TNL 編輯

《四樓的天堂》推拿顧問爆出性醜聞,劇組4點回應:「不當碰觸不應發生,希望事實儘速釐清」

台劇《四樓的天堂》遭爆推拿顧問長期性騷擾醜聞,劇組也於昨(26)日正式公開聲明,除了希望事實被釐清外,也強調「不論任何環境,任何關係,不當的碰觸都不應該發生。」

2022/01/10 | 辣台妹聊性別

誰摀住了彭帥的嘴:數位女性主義被噤聲,中國#metoo運動的式微?

數位女性主義(digital feminism)的另一個危機在於:網路開啟了女性主義聲援的力量,卻也同等開啟了反動勢力的崛起與攻擊,尤其這些保守勢力的聲音受官方默許甚至背書,使女性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更加危殆。

2022/01/03 | 王祖鵬

好萊塢女性電影人報告:2021年超過80%電影由男性主導,24年來女性幕後工作者比例缺乏顯著進展

針對女性影視工作者出產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在2021年票房收入前250名的電影之中,女性導演僅佔了17%,低於2020年的18%。而且,當範圍縮小至票房前100名電影時,女性導演比例更少,僅佔12%,此數字也低於2020年的16%。

2021/12/01 | 德國之聲

中共讓彭帥「表演自由」,比「被消失」還要可怕

中國女網名將彭帥的一條被刪微博掀起驚濤駭浪。一起中國國內的性侵指控——雖然性質足夠嚴重,而且兩位當事人都不一般——最終竟演變成國際事件。政論家鄧聿文認為,從中足見中共體制的荒謬。

2021/11/28 | 德國之聲

彭帥的笑不是笑,而是她正在被中共羞辱和精神虐待

彭帥指控張高麗性侵之後,在中國官媒頻頻展現燦爛的微笑。時評人長平認為,國際社會僅僅看到彭帥被控制還不夠,還應該看到,她還正在被羞辱和精神虐待。

2021/11/24 | 黎蝸藤

國際體壇名將紛紛問「彭帥在哪裡?」,令中國陷入巨大的尷尬之中

最近幾年,中國常常因為言論動則封殺外國運動員,但也不過是不轉播而已。但這次是「自己人」僅僅因為「Metoo」就被滅聲了,還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這才突然醒覺是怎麼一回事。可以想像,這對運動界人士的打擊恍如當頭一棒。

2021/11/23 | 德國之聲

【專訪】滕彪:國際奧會在彭帥事件的作法非常不光彩,反而成為北京的幫手

彭帥事件在國際社會繼續延燒,在國際奧會21日稱與彭帥進行了30分鐘的視訊會議後,中國人權律師滕彪告訴德國之聲,國際奧會的處理方式凸顯了該組織一直以來對人權問題「漠不關心」的態度。

2021/10/02 | 精選書摘

【散文】張亦絢《感情百物》:尷尬的是,其實我並不十分喜歡彩虹旗

最後,我找到一個辦法,彩虹巾翻到背面,變得有點暗,讓我覺得好多了。模糊、曖昧、怪——這是我認為的力量,這才像我自己的彩虹旗。

2021/07/11 | 精選書摘

《我是金智恩》:惡夢再度甦醒,我原以為再也不會被安熙正性侵了

要參加MeToo運動揭發這等人物,說出「你犯了錯」,不只是對安熙正個人喊話,也意味著與他的政治地位,以及與其有關的無數人士對抗。對我來說,MeToo是展開一場與深不可測的力量的抗爭,就算能倖存,來日也將如行屍走肉的自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