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4

【懶人包】港府讓步撤回「送中」條例,流血近百天的香港能接受嗎?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4)日下午與建制派議員會面後發布重大訊息,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不過經歷近3個月的「反送中」運動,香港經歷主權移交以來最大的危機,警力比2014年雨傘運動升級近30倍、至今已有上千人被捕......

作者:Abby Huang | 核稿編輯:Kayue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終於讓步!林鄭答應了香港人什麼?

香港反送中延燒近3個月,特首林鄭月娥今日晚間6點宣布特區政府「正式撤回」條例草案,會在立法會復會後按議事規則撤回,以消除市民疑慮。不過拒絕不追究示威者、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警察行動、撤回「暴動」定性與落實雙普選的訴求。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李秉芳 攝

外界怎麼回應林鄭的「讓步」?

香港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批評,林鄭月娥的公告「來得太遲,回得太少,做得太假」,擔心用這樣的「讓步」,未來有藉口實施《緊急法》。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則指出,即使撤回條例,港人也不會停止抗議活動,港府必須停止提告、搜捕人民,以及必須要有民主選舉。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事情是怎麼開始的?

2019年2月13日,港府宣布修訂《逃犯條例》,讓中國、台灣、澳門納入與香港「移交逃犯」的協議,並且只要特首及法庭同意,不需經過代議制度的審查,就可以逃犯移交至中國,被詬病是「送中」條例。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香港政府最早的態度是什麼?

港府態度首先非常強硬,即使6月9日有百萬人上街,林鄭仍表示如期二讀《逃犯條例》。在原定二讀的6月12日,示威者聚集在香港立法會一帶,警方用催淚彈、橡膠子彈等武器驅散人群,當日無法如期開會。停會3日後,林鄭於6月15日宣布「暫緩」法案。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香港人要的是什麼?

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22週年,示威者晚間闖入立法會大樓,當日提出「五大訴求」:包括撤回修例、撤銷對所有反送中抗爭者控罪、成立獨立委員會追究警隊濫權、收回6月12日的「暴動」定性、以行政命令解散立法會,立即實行雙普選。

Photo Credit: CNA

香港人為什麼越來越生氣?

反送中運動濺血事件、暴力清場頻傳。包括612立法會一帶鎮壓清場、721元朗地鐵站「白衣人」襲擊事件、811葵芳站內施放催淚彈(同日一名少女也遭布袋彈「爆眼」)、831港警在地鐵站內毆打市民之外,警方也會喬裝成示威者獵捕民眾,更引爆怒火。

Photo Credit: 中央社

2個月來一共逮捕多少人?

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警方自6月至9月2日一共拘捕了1117人,年齡小至12歲、最大至76歲,大多數是30歲以下的青年。另外目前至少有70人被控「暴動罪」,暴動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0年,其他還有及非法集結、藏有攻擊性武器和襲警等罪。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港警武力升級,是雨傘運動近30倍

根據香港《蘋果日報》,港警6至9月間發射超過2460枚催淚彈,是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施放數量(87枚)近30倍。特別8月5日罷工當日,警方單日就發射近800枚催淚彈,另外還有140橡膠彈、20海綿彈示警。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香港有什麼國際壓力?

美國總統川普8月正式將香港局勢與中美貿易戰掛鉤,要求中國「先人道地處理香港問題」。7大工業國集團(G7)也在8月底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中英聯合聲明」的效力,要求中國信守承諾維持香港自治。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國怎麼看現在的香港?

中國港澳辦稱示威活動「出現恐怖主義苗頭」、也將「反送中」運動認定為有外國勢力介入,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底線。不過針對是否會動用《緊急法》平息香港紛爭,港澳辦未正面承認,只說結束亂局「越快越好」,但目前中國沒有設立解決香港問題的最後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