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參與WHA多年,卻遲遲沒有辦法成為會員,但你知道嗎?其實在20多年前,台灣曾經是無庸置疑的正式會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台灣曾經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正式會員國?一年一度的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WHA),每年台灣都得經歷等待邀請函的焦慮期,但你瞭解臺灣與WHO之間的歷史嗎?

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中華民國」除了是相關國際組織的成員,當初和巴西、挪威三國,也大力推動成立世衛組織,但1971年,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台灣以「排我納匪」為由,決定退出聯合國,隔年,WHO召開的世衛大會(WHA),也就排除了台灣的會員資格。

20多年後,自1997年開始,李登輝總統以「中華民國」的名義,積極申請WHA的會員,2000-2008年,陳水扁執政時期,則嘗試以「台灣衛生當局」、「台灣」等名稱申請入會,但都沒有成功。WHO還在2005年與中國簽訂「諒解備忘錄」(MOU),規定所有和台灣的聯繫都要提前告知中國;任何台灣人想參加與WHO相關的活動會議,也得提前五週向中國報備,且與會人士不能超過一定官階,必須以個人身份報名,並經過中國衛生部審核,在註明國籍是中國台灣後,才能成行。

2008年的亞太經合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胡六點」,聲明只要在「一中原則」下,不會干預台灣參與國際活動。隔年,台灣就收到了世界衛生大會WHA的邀請函,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的名稱成為「觀察員」,同時WHO也向各會員國發送密函「世衛條例對中國台灣省之執行作業準則」,說明對台灣的作業規則。每年,在WHA召開前夕,都會由WHO主席發送邀請函,以年度報名的方式,參加為期五天的年度世界衛生大會。

2009年開始的「中華臺北模式」,如今至少延續到2016年,但未來能走多遠,還是未知數。

諮詢顧問: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 吳易叡
製作:游子慧
核稿編輯:李漢威